过程工程所举办第六期“知识产权运营沙龙”
为全面保护工艺包中的原创核心软件、算法及装置,11月21日,过程工程所举办第六期知识产权运营沙龙,聚焦“软件著作权登记、软件算法专利的撰写技巧、装置设备的专利保护”主题,全所40余位科研骨干和研究生参加了沙龙活动。
本期沙龙邀请到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人、前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深审查员喻颖和商标版权代理人云丹丹做为演讲嘉宾。喻颖分别讲解了装置专利和软件专利的撰写技巧。装置专利的权利要求是一种产品权利要求,需要清楚的描述产品本身的结构、连接关系、实现功能、特性等,可根据拟保护装置自身的特点进行权利要求的撰写,如根据位置依次描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围绕核心依次描述、根据物料、信号、动力源方向描述、根据方法步骤时间顺序描述、嵌套描述等。对于软件专利的撰写,他讲解了软件专利与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区别,它们分属知识产权的两种不同类型:专利和著作权。专利保护的是软件解决问题的思想,例如软件流程中的步骤执行方式即各个模块,而软件著作权保护的是软件代码,即软件思想的表达形式,不延及思想的创新。所有软件都可以进行著作权登记,但如果想获得专利授权,则软件必须与具体实际结合,能够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产生技术效果,而不能仅仅是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因此,一个软件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是必须的,且如果有创新点建议同时申请专利,因为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保护力度更大。云丹丹详细介绍了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更趋于强保护、严保护。近期,全国知识产权侵权等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的二审管辖权全部移交至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这展示出了国家统一知识产权案件裁判标准,提高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量的决心。强保护给予了创新者以激励与信心,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也唯有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与撰写质量,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才能有效应对“搭便车”等行为,维护合法权益,实现创新价值。
(科技开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