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过程工程所组织研究生赴燕山石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文章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发布时间:2008-09-23打印】【关闭

 
   2008年6月11日,过程工程所组织研究生对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了第二期考察,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燕山石化、对实际生产实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自己的种种不足和积极改进的必要性。
  燕山石化自投产30年来,积极响应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对生产线进行了扩建和技术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以乙烯生产为例,从原来的30万吨/年,经94年扩建为45万吨/年,到2001年达到71万吨/年,目前已突破80万吨/年,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商之一。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它的跳跃式提高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之迅速。同时,燕山石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控制系统,如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散控制系统及ABC,RTOT先进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与调整,并努力实现生产工艺的在线实时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然而,作为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同样面临着技术问题,其核心——生产工艺包需从国外进口,在国内由于基础研究的缺失,国产工艺包无法得到深度的基础研究支持,进而无法得到大量的应用和推广,这为石化研究人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在与生产第一线领导的座谈会上,大家了解到作为科研人员肩上所担负的艰巨任务,特别是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迫切需求。他们提到了目前对于高科技人才的热切渴望,以将理论指导和生产实践有效结合,从而解决生产中的复杂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座谈会上,研究生作为一个高学历集中的群体,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肯定,强调了研究生在信息检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相对于本科生得到了更加实战的训练,但研究生缺少实际应用的机会进而欠缺应用经验。会上几位年轻的本科、硕士技术工程师讲到,在他们的事业发展道路上,同样有着和相对低学历的工人一样的倒班、上生产第一线学习的经历,这是一个学习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迅速积累实战经验的重要过程。这个“三年”的过程在大家看来可能有点漫长,但这是人生道路上必经的驿站。作为工科研究单位出身的学生,一个非常明显区别于理科生的特点即是工程实践,然而这个正是过程工程所欠缺的,因此从就业的角度出发,这将成为研究生致命的弱点。理论固然重要,但实践是21世纪对于人才的一个突出要求。为此,大家应放下所谓的研究生、博士生身份的架子,积极学习实际知识,完善知识构架,为科研、为实际生产更好的服务。
  参加这次学习、考察的老师和研究生都感触颇深,这次难得的机会加强了对生产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于自身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和社会的需求、发展有机结合,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张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