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过程工程所专利实战培训班第一期(撰写与布局)成功举办
4月7日,过程工程所举办2017专利实战培训班第一期(撰写与布局),针对各研究部征集的10个专利撰写主题,专利代理人与发明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探讨如何挖掘与布局专利,并现场撰写与修改,寻求保护范围的最优化,提高研究所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全所职工学生90余人参加了培训与实战。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巩克栋带领刘二艳、张文静和王娜专利代理人到所培训指导,巩克栋从事知识产权行业16年,具有丰富的专利审查和专利代理经验,曾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从事专利审查工作9年,他首先就专利的撰写与布局做了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了以下几点,一是创造性不等于科学上的重大突破,不要忽略一些简单而具备很强的工业实用性与商业价值的改进,及时申请专利;二是不要遗漏核心专利的申请,例如一种低温发酵菌种A低温发酵效果好,但是很臭,可通过加入添加剂除去臭味,例如A+B或A+C或A+D+E等工业上会采用的组配方式,切勿只申请A+B或A+C或A+D+E专利,一定要将核心的技术A申请专利;三是专利以解决技术问题为导向,每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就可以形成一个专利;四是专利申请不能只申请最优的技术,次优的技术也要保护,以免失去低端市场;五是在撰写专利时由于要满足充分公开与创造性的要求,说明书的撰写应“宁滥勿缺”,将原理与机理、数据与效果阐释清楚;六是多个案例证明专利可以很值钱,就看是否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随后,代理人对十个实战小组的专利撰写进行了现场指导与讲解,部分主题建议补充实验数据,部分主题建议同日申请多个进行专利布局,部分主题结合现有技术进行了规避设计,部分主题经过检索发现创造性不足建议不提出专利申请。
参训人员对这次“面对面”的实战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助于实现专利保护能力的快速提升。未来,过程工程所知识产权培训工作会将演讲与实战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科研骨干在实践中应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水平,更为深入、全面、系统的保护创新成果,支撑技术交易,实现创新效益。
主题讲座
撰写实战
(科技开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