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工程所承办中科院专利检索与分析实战辅导班
10月27-30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中科院联合主办的中科院专利检索与分析实战辅导班在京举办,过程工程所承办了分会场的培训,并组织所内各创新团队30余位科研和管理骨干参加了培训。
此次培训有四大亮点,一、师资力量雄厚。培训教师团队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组的领导和核心成员,此次派驻过程工程所分会场的有三位资深培训导师。二、形式新颖,注重实操。集中讲解、上机操作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进行专利检索分析全过程的实战演习,从课题选取、检索式设定、检全与检准验证、数据清洗、数据标引、图表制作、结果分析到应对策略,使学员系统掌握了专利检索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三、密集突击式训练,收效显著。四天内,每天白天8小时学习时间,晚上4小时作业时间,培训导师团队尽心尽力,工作到深夜审阅修改,第二天进行讲解点评。四、团队协作,共同奋斗。将相同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学员每4-5人编成一个小组,过程工程所共组成7个学习小组,自选题目进行检索分析。通过分工协作,促进了各创新团队、各课题组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科的交叉融合。
本次培训形成了“离子液体萃取芳烃”、“恶臭类废气治理”、“富集钛资源的方法”、“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玛咖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粉煤灰制备莫来石耐火材料的方法”7个专利检索分析报告。学员在总结汇报环节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深深地意识到了专利情报分析的重要性。透过专利数据看世界,数据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如领域的发展趋势、研发热点、空白点、新技术、竞争对手动向等。专利检索分析技能应是每位科研人员的必备技能,对于专利的布局与预警、研发方向的探寻、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科研立项的专题调研、申请专利前的查新检索、潜在许可或合作对象的找寻等研发与技术转移过程大有裨益,能够极大地提高科研效率,启发创新思路,规避研发风险。
自今年10月1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实施以来,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问题成为焦点。过程工程所拟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高价值的专利的核心特征为:技术先进、保护到位、市场欢迎,这三点都离不开全面细致的专利检索分析。专利检索分析技能的提升将作为“十三五”期间过程工程所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过程工程所组织了系统的专利检索与分析培训,并启动了商业化数据库的试点试用工作。过程工程所还将进一步普及与强化专利检索分析技能,通过检索人员能力的提升和高阶检索分析系统的配置等举措带动全所专利情报分析水平的整体提升,集众家之所长,开拓研究思路、引领科技创新。
结业汇报、合影留念
(科技开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