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能源颗粒技术研讨会暨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筹委会会议在新疆召开
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颗粒学会主办的“2011年能源颗粒技术研讨会暨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筹委会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成功召开。会议的举办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清华大学及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能源的储存与转化是现代化社会所面临的重要工程技术问题之一,颗粒材料由于其所具备的高比表面积、多级结构在传递、化学转化的多样性,日益成为能源储存与转化的关键材料,不仅可作为催化材料参与能源转化、作为含能材料参与能源存储,在电池材料、超级电容材料、多晶硅等光转化材料等现代能源颗粒材料在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源颗粒材料的结构设计、功能表征、制备及其应用是当前一项极其重要的高新科技,并正逐渐形成产业化,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加强国内相关学者、产业界人士在能源颗粒材料结构设计、表征、制备、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促进领域同行之间的成果交流,进而促进产业界与学术界的交流和协作,中国颗粒学会决定成立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储能过程与能源材料研究团队负责人丁玉龙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做主题演讲,之后作为分会主席就能源颗粒材料的定义、应用和能源颗粒材料技术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与会专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丁玉龙研究员在主题演讲中详细介绍了过程所储能团队在储热材料、先进储能过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储能团队的杨军研究员在会议上作了题为“金属与半导体先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催化应用”的专题演讲。
筹委会中,清华大学化工系魏飞教授,中科院金属所苏党生研究员与丁玉龙研究员分别被推举为筹委会主任及副主任委员。节能减排、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的筹备成立具有重大意义和广阔前景。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将是全国第一家为能源颗粒材料而成立的专业机构,将在国家未来能源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宋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