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 再获佳绩
整齐划一,行云流水,流畅舒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巾帼不让须眉……这是2010年11月6日在半导体所举行的中科院京区第三届“科学杯”武术太极拳比赛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此次大赛设置了24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和八段锦等22个项目,共有京区21个研究所近300名运动员参加,人数为历届比赛之最。各所都派出最强阵容来迎战,比赛竞争程度可见一斑。过程所武术协会选派了17名运动员参加了13项个人项目和2个集体项目。在武协的组织周密和准备充分下,我所队员们以出色的临场发挥将23个单项奖(包括六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等)轻松收入囊中,更获得了集体24式太极拳第一名和集体32式太极剑第三名,以及团体总分第二名的佳绩。这是过程所在中科院举行的太极拳比赛中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同时我所还以良好的组织能力以及饱满的精神状态获得了大赛的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队员们兴奋地互相拥抱、击掌,奖杯和奖牌在每个人的手中传递,大家共同感受着努力带来的成绩,辛苦换来的荣誉。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是武协新老成员在会长的带领和指导下一直坚持训练和刻苦的临战集训的结果。武术项目中太极拳一贯是我所武协的传统项目,但太极剑却是我们的弱项,套路动作不但难度大,而且八成是新学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了备战此次比赛,王贞和肖虹从3月开始就一直坚持带领队员学习太极剑。即使在炎炎的夏日,也能在草坪上看见她们练习的身影。为了不影响工作,大家坚持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进行训练。一次次纠正,一遍遍练习,队员不仅学会了太极拳和太极剑等基本套路,而且在武术基本功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提高个人项目成绩,队员们平日里互相切磋,学习和观摩。
在集体项目24式太极拳上,面对众多所的实力选手,仅仅满足于动作到位、队形整齐是不够的,如何能打出花样和新意,与众不同,从而获得高分,是队员们思考的问题。特别是肖虹花了一个晚上时间经过周密的思考,把所有队员的位置进行了编排,琢磨每个人的行进路线,终于完成了花样24拳的集体打法,使得平日里单调的方阵打法有了艺术的变化和视觉的美感。在比赛现场,其他十几个所均是以简单的方队进行表演,而我所队员以扎实的太极拳基本功、步调一致的动作、不断变化的队形、独树一帜的比赛风格以及气势不凡的终场造型在场上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得到了阵阵掌声,也赢到了评委们的一致称赞,毫无悬念地获得了第一名。
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在比赛中,队员们都表现出了过程所人超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大局观念,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的队员做陪练,有的队员做替补,但是大家毫无怨言。甚至有时比赛前集训很晚,有的队员差点没赶上最后一班地铁。在半年多的训练时间里,大家互相支持、鼓励,一路走下来,非常不容易,现在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这种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团结协作,不畏失败的精神是科研人员可贵的素质,也是推动过程所科学发展,实施“创新2020”的强大精神动力。
32剑
入场式
集体照
获奖集体照
(所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