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科研联合培养基地
7月4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同签署协议,成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科研联合培养基地,并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马光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李兆敏共同为联合基地揭牌。
根据协议,自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双方将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人才招聘、人才队伍和科学研究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双方将就开展院所共建和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加强合作;共同设立科研联合培养基地,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共建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互聘兼职教授、兼职研究员和兼职研究生导师;开展人员互访进修,互派人员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共同推进研究生联合培养、推荐免试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及博士后选聘工作;共建科学论坛,共同促进双方科技合作项目、学生实践项目的申报工作。
签字仪式上,李兆敏副校长、马光辉研究员分别介绍了院所的学科优势、办学特色和推动院所合作情况,共同表达了院所立足长久,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愿望。双方认为,此次双方签署协议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有利于强化院所合作,突破校际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对增加院所实际可利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专业和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充分发挥院所合作办学优势、提高办学综合实力有重要的意义。它必将在推进教育创新、盘活教育资源、增强人才培养竞争力、促进学校-院所可持续发展、提升院所知名度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我所研究生教育办公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杨朝合副院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俞继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刘晨光院长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上,我所李洪钟院士、马光辉研究员、齐涛研究员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聘为客座教授,并分别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流态化技术研究进展”、“生化工程工作重点介绍”、“绿色过程工程与循环经济技术”的学术报告。受我所研招办委托,马江华同志作了“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生教育”的宣讲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业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该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该校现有 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点,99个硕士点,1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5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石油、石化工业的各个领域,石油主干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