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示范工程 增强青年科研人员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荣誉感和使命感
——记“青年沙龙”河南行活动 |
为增强青年科研人员的实践经验,了解企业需求,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同时深切感受我所科研成果产业化带来的荣誉感、自豪感,增强科研产业化的使命感,人事教育处与湿法冶金清洁生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一起组织青年科研人员于6月4日至5日赴河南实践调研。这也是“青年沙龙”启动以来的第二次活动。
此行第一站是中蓝义马铬盐化学有限公司。在公司技术人员及我所派驻现场的工作人员郑诗礼博士、徐红彬博士、曲景奎博士等人的讲解下一边交流,一边参观新老不同的生产线,带给大家强烈的冲击。铬化工是重污染行业典型代表,传统工艺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极为严重。每生产1吨产品需产生2.5吨高毒性铬渣,老生产线派生的铬渣已堆成小山,令人触目惊心。而新生产线采用我所张懿院士领导科研团队开发的钾碱液相氧化与再生循环铬盐清洁生产工艺,能耗降低20%,并实现了铬渣的零排放,从源头上解决了铬盐行业的污染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示范工程,徐红彬博士详细介绍了新旧工艺,以及在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解决方法。在交流中,大家深刻感受到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艰辛,以及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不计较个人得失,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成功!随后参观了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这是目前我国冶金级氧化铝生产领域技术最为先进的一家公司。在公司工作人员的介绍和引导下,我们参观了氧化铝生产的整个工艺流程,并且对氧化铝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了初步的了解。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对张懿院士科研团队的清洁生产工艺有浓厚兴趣,渴望利用此工艺实现传统工艺的改造升级。目前双方正在合作,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氧化铝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参加此次活动的18位青年职工均表示此行收获颇丰,一方面加深了解了企业需求及工艺设备的情况,深刻认识到传统工艺急待升级,创新工艺大有作为,激发了从事科研开发工作的热情、坚定了科研创新的信念。同时深受张懿院士科研团队现场工作人员忘我的工作状态,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更加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为研究所的发展贡献自已的力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