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关心国家大事 矢志不渝执着追求
|
过程工程所很多退出科研一线的老专家、老研究员,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和科技事业的进步,关心中科院和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等各项工作的进展。88岁高龄的名誉所长郭慕孙院士,以他对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曾多次提出很有创意的建议,为国家的能源利用、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建言献策,为各级领导所采纳。2006年以来,撰写了“建立自主创新全民全龄的智力开发体系”、“扩大奋斗目标,设立国家行业奖”、“21世纪我国该更好用煤”、“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几点建议”、“资源/能源节约型的小康社会”、“集体养老”、“抗震救灾建议”、“能源/资源/智力”和“农民致富—过程工程能做些什么?”等多篇建议。其中,“建立自主创新全民全龄的智力开发体系”刊登在《科学新闻》上,又被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信息》和《科技工作者建议》登载,还被评为北京市科协2006年优秀建议三等奖。
原所长许志宏研究员2006年荣获CODATA中国委员会终身成就奖,他根据我国能源紧缺和亟待解决的城市环保问题,撰文详细论述了对我国中长期能源战略的思考,呈送给中科院分管能源的院领导。两年来,他先后撰写了“用甲烷冰‘点到点’运输天然气的设想”、“利用渣箱和液态高温炉渣发电”、“关于培育我国科技软件产业基地的建议”、“建议国家能源部门建立一个‘能源过程综合性试验厂’”和“关于废聚合物回收利用的建议”等,分别报送中科院院领导、办公厅、中科院老科协及海淀区科协。这些建议均已刊登在海淀区“专家建议”上,其中,“用甲烷冰‘点到点’运输天然气的设想”获北京市06~07年度好建议奖,“关于废聚合物回收利用的建议”获2008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建议奖,为此,他被评为2008年度海淀区科协专家建议工作先进个人。
两位老先生虽然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他们的头脑时刻都没有停歇,他们对国家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中科院和过程所的知识创新工作,依然是那么关心,那么执着追求,愿意把自己好的想法及几十年的科研积累和经验传授给在职的年轻同志和研究生,曾多次提出要建立过程所的“思想库”和“专家库”。许志宏研究员还提出要根据国家的需求,建立发展过程工业新流程的机制,建议所里组织科技软件中心筹备组,把过去好的成果做成软件,工业化、商品化。所领导认为这个建议很有必要,委托科技开发处长负责落实。
目前,许志宏研究员正在与所老科协共同努力,筹备向环境部申请将废聚合物变废为宝的项目。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这是从叶渚沛老所长那里学到的“关心国家大事”。叶老为科学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当年他身边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激励着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在冶金、化工、能源、环境、计算机等领域辛勤耕耘。
“关心国家大事”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许许多多象郭慕孙院士和许志宏研究员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希望更多的老科技工作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贡献出您们的才智,加入到专家建议这个行列中来。
|
过程工程所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09年3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