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仪器开发博士后/职工招聘启事
一、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原化工冶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1日,以化工原理强化冶金过程,为冶金工业做出重要贡献。随时代发展,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2001年更为现名,实现了从“化工冶金创所”到“过程工程强所”的历史性跨越。研究所持续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形成了“3+3国家级平台”新格局;着力推动科研模式重大变革,形成了“原始创新-中试示范-产业化”新模式;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工学院,开创了“新化工”前沿交叉学科,形成了科教产贯通发展新体系。
研究所离子液体与低碳能源研究部以离子液体为核心,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以能源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利用和节能减排为目标,通过介质-工艺-设备-过程-系统的原始创新,建立离子液体构效关系、工程放大、系统集成的多尺度共性理论和方法。实验室开发和改进了实时监控化学反应动态变化的核磁成像技术,通过优化磁场与射频系统,结合定制化算法,实现对多相、快速反应体系的高精度成像,为离子液体相关工艺优化提供微观视角的数据支撑。现因核磁成像研制项目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诚邀有志之士加入,共同探索科研新高度!
一、招聘职位及名额
化工反应过程核磁成像研发岗,2~3名。
二、【工作内容】
1. 负责化工反应过程核磁成像研制项目相关科研工作。
2. 开发和优化用于实时监控化学反应动态过程的核磁成像技术。
3. 对获取的数据成果进行分析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和相关技术文档。
4. 参与公共仪器平台建设并负责核磁成像设备的日常仪器管理工作。
三、招聘条件
1.获得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3年之内,35岁及以下,具备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条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2.熟悉核磁共振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了解其在化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或有相关从业经验,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者优先考虑。
3.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有效与其他专业背景的团队成员协作推进项目工作。
5.对化工行业充满热情,愿意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推动个人及团队发展。
四、职工的工资等生活福利待遇
1、该位置有机会独立或合作申请研究课题并在这一领域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者。
2、享受研究所相应工资待遇,包括绩效工资等全部助研岗位工资和浮动的课题津贴;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可申请安居房补助和专用公寓。
3、其他研究所职工享有的相关待遇。
五、应聘方式
请有意申请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赵老师邮箱zhaoqiu@ipe.ac.cn,邮件标题为“姓名+博士后+毕业院校+专业”联系电话:010-82544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