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过程工程所老科协举办“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过程中的科学问题与技术创新”学术沙龙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5-10-03打印】【关闭

9月26日,过程工程所老科协举办以“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过程中的科学问题与技术创新”为主题的学术沙龙。老科协副理事长江明致欢迎辞,并向中国科学院内外与会人员介绍了环境技术与工程研究部孙峙研究员团队的科研成果。活动由秘书长马兵主持。

孙峙作了题为“退役动力锂电池高效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主旨报告。鉴于退役动力锂电池具有资源-环境-安全三重属性,针对影响废旧电池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技术支撑能力这三大要素,他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状况展开了比较分析,详细介绍了团队的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成果,展现了我国在锂电废料处理量和处理技术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宏亮作为合作企业代表,作了“退役电池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探究”的专题报告。他介绍了“报废汽车拆解-动力电池回收-材料再生”闭环产业链方面的产业发展状况、科技项目合作成果、关键处理技术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发展设想。 

报告后,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研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家靓与理化所、电工所、国科大等单位老科协专家,对报告内容以及过程工程所在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取得的成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王宏亮与各位专家围绕企业经营效益、国家政策影响、退役电池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以及钴、铜、镍、铝、锰等有价金属回收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等具体问题,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曹以玉在总结讲话中对此次学术沙龙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过程工程所在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研发成果优异,合作企业在产业化发展方面的状况也振奋人心。他期待未来的研发工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他希望过程工程所老科协能够持续高质量地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此次沙龙活动不仅丰富了与会人员退役动力电池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在研讨中激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更让大家在如何有效发挥老科协作用方面获得了启示。 

    

孙峙作学术沙龙主旨报告                              交流讨论            


活动合影

(过程工程所老科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