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静海
1956年生
化学工程学家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反应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研究,建立了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模型,应用于复杂系统模拟和工业过程仿真,发展了多尺度计算模式并提出介尺度科学理念。

张 懿
1939年生
环境工程学家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首次提出亚熔盐非常规介质高效反应分离新系统和绿色化学化工新过程,已拓展为多种两性金属难处理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的普适性理论和共性技术。

李洪钟
1941年生
化学工程学家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展了气固流态化散式化的理论和介尺度结构预测与结构-传递关系理论,建立了非流态化气固两相流理论,推进了流态化技术在化工冶金工业中的多项产业化应用。

张 涛
1963年生
化学工程学家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工业催化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单原子催化(Single-Atom Catalysis)”的新概念,首次发现纤维素一步法催化转化制乙二醇的新反应,开辟了生物质转化新路线。

张锁江
1964年生
化学工程学家
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离子液体、绿色过程及系统集成研究,开创了离子液体从分子到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推进了离子液体多项绿色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马光辉
1964年生
生物化学工程学家
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均一生物微球和微囊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工程和医学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蛋白质/疫苗分离介质、缓控释药物载体、免疫佐剂(疫苗递送系统)、细胞培养微载体、酶固定化载体等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