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正值郭慕孙院士与世长辞12周年 ,郭先生是享誉世界的化学工程学家,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为纪念、追思郭先生对流态化、颗粒学、过程工程学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激励后人承先启后、开拓创新,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与介科学党支部,多相研究生第一、第二党支部联合举办了“缅怀郭慕孙院士 传承科学家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深切缅怀郭慕孙院士,追忆郭先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优秀品质,他学高为师、为人楷模的学术风骨令人折服,为化学工程领域特别是流态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将永远启迪后人不断思索、实践和创新。近50位老中青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大家观看了纪念郭慕孙院士百年诞辰的视频以及追忆郭慕孙院士与桂慧君先生(郭先生夫人)《爰国奉献 为人楷模》的视频。流态化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过程工程学和颗粒学的创始人郭慕孙先生以自己爱国奉献、勤勉敬业一生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创造知识的科学理念和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大家为郭先生为发展我国化学工程特特别是流态化学科作出的卓越贡献深深感动,郭先生和桂先生慈祥的音容笑貌将久久留在老中青党员心中。
为了让青年学子更好地学习传承老科学家精神,离退休一支部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第四任所长谢裕生同志向青年党员赠送了《追求卓越—郭慕孙传》一书,并做了“郭慕孙先生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永远闪耀”的主题发言。他鼓励年轻党员一要学习郭慕孙先生赤心报国、矢志不渝的家国情怀,立大志、明大德,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知道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二要学习郭慕孙先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担大任、干大事,学习郭先生践行的方法论, 要懂得怎样搞科研,怎样走创新之路。他相信大家一定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追求卓越—郭慕孙传》的编写人赵兰英老师和艾菁老师分别追忆了与郭先生一起工作的历历往事,难忘先生的追求卓越,难忘先生的爱党敬业,表示要传承宣传好郭先生的科学精神,发挥好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
年近九旬的周盛华同志、刘黎光同志也分别讲述了郭先生关心同志的感人故事,鼓励年轻党员要弘扬郭先生等老一辈的科学家精神,做好科研工作。
介科学党支部王利民、鲁波娜、张楠三位党员当年都是参加郭先生“科技英语写作讲习班”的学员,他们分别以自己亲身接受郭先生教诲,英语写作获益匪浅的事例与大家分享。如今他们都已成长为科研一线的重要科研骨干,正在以郭先生严谨认真、追求卓越的精神培养着他们的研究生。他们深深体会到了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对知识的敬畏、对完美的追求、对学习的热爱。郭先生的言传身教,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
来自多相研究生第一和第二党支部的伍泠澔和周芷康同学也发表感言:从郭慕孙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过程工程所的一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我们要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用青春和智慧贡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向前!
本次四个党支部联合举办的主题党日活动圆满结束,老中青党员共同追思郭先生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和做人做事的高尚品德,意犹未尽,特别是年轻党员非常感谢离退休党支部为他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纷纷表示:对郭先生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告慰是奋进,我们后辈要永远铭记和学习郭先生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在中国科学院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征程上,肩负使命和担当,不负时代韶华,在担当实干中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卓越贡献!
老所长谢裕生作主题发言
老所长谢裕生向年轻党员赠《追求卓越-郭慕孙传》
老中青党员争相发言
老中青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合影
附:部分中青年党员心得体会
介科学党支部 王利民:2005年我有幸成为郭先生第五期科技英语写作讲习班的学员,2009年刚回国曾登门拜访郭先生,并探讨流态化直接数值模拟及统一“散式”和“聚式”流态化。郭先生严谨的学术风范、待人宽厚的品格,以及始终为他人着想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先生创办的中国颗粒学会和《颗粒学报》,为我们后辈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今天正值郭先生逝世12周年,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告慰是奋进,我们后辈永远铭记和学习郭先生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
介科学党支部 鲁波娜:从几位前辈对郭先生的介绍中,再次深深感受到郭先生非常具有人格魅力,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中的点点滴滴,还在待人接物、谈吐表达方面表现非凡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赞誉和尊敬。
郭先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我读了《追求卓越》这本书,里面写的很多科研方向,至今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他创办了颗粒学会,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发挥作用的舞台;创立了颗粒学报,给颗粒学报起的名字“particuology”是他自己想的一个新词,称为颗粒学,为颗粒学报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郭先生很会培养年轻人,学生当中有两位成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们虽然没有亲自接受郭先生在学术科研上的指导,但有幸参加了其创办的科技论文写作班,让我养成了规范写作、规范作图的习惯,受益终身。
介科学党支部 张楠:在参与郭先生第七期科技英语写作讲习班及《怎样写好科技论文》的整理工作期间,我深刻领悟到了郭先生对学术卓越的追求和对学习的持续热情。讲习班伊始,我提交了关于中试规模三维全循环模拟的研究初稿,存在格式和图表上的不足。郭先生以其独特的铅笔小字,从宏观的文章架构到微观的格式细节,包括变量斜体的使用和快捷键操作,细致入微地指导我修改,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份严谨让我感到羞愧,同时也激发了我深入学习和完善的决心。在郭先生的指导下,我逐步理解了每项修改的意义,文章也变得更加流畅。他的建议:将方程移至附录,并增加参数与变量关系图,进一步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郭先生自身就是持续学习的典范,他在文稿修改过程中展示的“Ctrl”+“=”快捷键技巧,让我这个习惯鼠标操作的人眼前一亮,受益匪浅。这次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写作技能,更让我体会到了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对知识的敬畏、对完美的追求、对学习的热爱。郭先生的言传身教,将激励我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
多相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伍泠澔: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了解到郭慕孙先生是中国过程工程、生物化工和颗粒学三大学科的创建人,为中国流态化、颗粒学和过程工程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科技界具有深远影响。
无论是在功成名就时选择回国、为国内流态化研究开辟道路,还是在科学研究时注重实际、不知疲倦,从郭慕孙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无不在激励着科研一线的我们。作为新时代过程所的一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不忘初心,勇敢前行。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我们要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用青春和智慧贡献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勇向前!
多相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周芷康:感谢各位前辈、老师们的分享!从郭先生的事迹中,我感受到了郭先生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对基础研究的深刻理解。他的事迹不仅仅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科研中取得个人突破,还体现了科研工作是如何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产生推动作用。我仅在这里和各位前辈、老师、同学分享一下我的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郭先生强调“原创”二字。郭先生的研究理念和实践告诉我们,创新是来自对问题本质的深刻理解,而不只是对现有理论的简单延伸。郭先生曾说过:“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要吃第一口馒头!”
其次,郭先生非常重视学术交流。他曾说过:“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学术交流是我们通向国际的必要途径,对学界来说,重要的是交流能力”。因此,他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国流态化会议、中日流态化会议,参加与参与组织其他国际会议。在此,我想说,介科学研究部一直以来都以一定的频率定期召开学术沙龙活动,邀请博士、博士后师兄师姐进行讲座,分享科研心得。我想,这也是对郭先生这一理念的实践。
最后,不忘初衷,报效祖国,将工作的重点放置于国家需要的地方。叶渚沛先生曾对郭先生说:“国家既需要基础科学研究,又需要科研成果产出,同时更需要将这两端联系在一起的工程放大方面的人才。”我想,这也是作为年轻学生的我们所需要积极践行的地方。
(离退休第一党支部、介科学党支部、多相研究生第一、第二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