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赴四平干部学院学习有感

发布时间: 2025-08-04


近日,我作为离退休一支部支委,有幸赴四平干部学院参加了所党委组织的红色主题教育培训。踏上这片浸润着英雄热血的黑土地,在沉浸式教学中学习党性、党风和党纪,在红色家书中感受革命者的家国情怀,在烈士陵园的肃穆中追思,在“四战四平”战役旧址的斑驳里寻踪,在黑土地博物馆的厚重中感悟,心灵一次次被震撼,精神一遍遍被洗礼。

沉浸式的教学,让我对党性修养、党风建设和党纪要求有了更具象化的认识。

红色家书让我们看到赵一曼舍生取义的母爱与家国担当,陈觉与赵云霄夫妇的革命伴侣的生死嘱托,展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信念,诠释了‌忠诚、牺牲、传承‌三位一体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是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

四平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四平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讲解员为我们讲述了1946年至1948年间四战四平的壮烈史实,并带领我们走过烈士碑林,看着那一座座无名墓碑,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如今的岁月静好,确是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作为亲历过国家建设艰辛历程的一代人,我们更懂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热血乃至生命换来的,这份牺牲与奉献,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与缅怀。

走进四平战役指挥部旧址,斑驳的墙壁、泛黄的作战地图,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每一件实物、每一个场景,都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场殊死搏斗。四战四平的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与我们中国科学院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初心一脉相承,无论是当年的战场,还是如今的实验室,“为国家、为人民”的信念,永远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最后一站,我们参观了梨树黑土地博物馆。展馆里的每一张图片、每一组数据,都展现着这片黑土地的“前世今生”。黑土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而守护好这片“耕地中的大熊猫”,离不开科技的力量。我们相信,科研工作者会用智慧和汗水让黑土地焕发新活力,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延续。

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美的致敬是奋斗。此次红色教育,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炼。作为离退休支部支委,我们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初心未改、使命在肩。我们将把此次学习的收获转化为行动的动力,要加强党风建设,带头传承红色基因,和支部老同志们一起继续发挥余热,为研究所的发展、为国家的进步贡献“银发力量”。

(离退休第一党支部 巴敬莉)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