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民心的黑土地——吉林四平红色主题教育之感想

发布时间: 2025-08-04


2025年7月24-26日参加了我所组织的吉林四平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习革命历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思想上再次受到洗礼。站在四平战役烈士纪念碑前,登上塔子山保卫战遗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参观四平战役纪念馆、四平攻坚战指挥部及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详细了解战役过程和四平地方革命斗争历史;走进广袤黑土地上正处于吐穗生籽的百万亩绿色玉米标准化种植田,体会优质玉米的科研成果和可持续发展模式,欣然看到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现场的情景和殷切期望“要用好养好黑土地,筑牢国家粮仓”的重要指示;在四平城市规划馆内,了解到振奋人心的发展蓝图;在四平干部学院,聆听老师们在课堂上以情景剧、音乐、散文等形式,生动讲党建,讲四平战役史,讲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开展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教育,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内外结合,很受教益。衷心感谢为此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双方工作人员。

吉林四平地处吉林、辽宁和内蒙的交界处,为松辽平原腹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均视其为战略要地而必欲取之,于是在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间,爆发了四次大型战斗,双方总投入兵力近百万,伤亡约11万。四平战役的四战可简言之为:一战四平,2天的我攻敌守的解放战;二战四平,40天的敌攻我守的保卫战;三战四平,20天的我攻敌守的攻坚战;四战四平,9天的我攻敌守的收复战,双方拉锯搏杀,攻守异位,战况十分惨烈,最终以我军的胜利收复四平而告终。四平战役的胜利为解放战争拉开了序幕,为其后辽沈战役的胜利,乃至全东北地区的解放取得了军事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宝贵经验和良好的后勤人力与经济基础。在四平战役期间,我党在东北广大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剿匪、反奸清算和土地改革运动。特别是依照1947年10月颁布的土地法大纲,没收了剥削阶级土地和财产,平均分配给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解决了人心向背问题,广大东北贫苦农民由观望疑惑转变到衷心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军和支援前线战斗,这是四平战役胜利的重要因素。反观国民党一方,官员争权夺利,“五子登科”,快速腐败,而士兵不知为谁打仗,斗志不足,国共几番较量就败局已定,最后龟缩在几个大城市内苟延残喘,结果被逐个消灭。其后百万东北野战军入关,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得民心者得天下。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拯救劳苦大众、为人民谋福利为宗旨,努力与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百余年来,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跨越。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阔步行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以共同富裕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国各行各业、各地区全民参与,自然包括东北黑土地上的作为与成就,相信具有良好工农业基础的东北地区定会做出其特殊的贡献。振兴东北既靠因地制宜、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又要靠政策和措施深入民心、提振士气,像当年的东北人民那样,积极参加和支援解放战争,为家也为国,埋头苦干,在黑土地上再创辉煌。

向革命英烈致敬!向四平人民致敬!

(离退休第一党支部  戴学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