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以党小组会的形式组织各位党员学习观看《榜样7》。
第一党小组:
会上刘超同志带领大家观看学习了《榜样7》。在《榜样7》专题节目中,有很多画面都一直深刻在心中。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他人的初心、信仰与坚持。愿奉献自己,照亮他人,温暖整个世界。他们这无言的爱,闪烁在眼神里,流露在眉宇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他们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党的爱,对祖国的爱。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要跟随着榜样的引领,向正确的方向前行,并让它不断的激励着我们,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身边人的爱,对群众的爱。用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想民之所想,勤勉敬业,为民实干,亮出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采。
榜样成为人们心中的旗帜应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寄托于一次报告、一次宣讲就能人们接受榜样、学习榜样是完全不现实的先进的典型选择和树立,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因此,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广大党员和群众把榜样的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真正践行到生活和工作当中,使得人们真正从思想到行动上认同这些榜样。
接下来,刘超同志发言,对学习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还记得王亚平那句话,“当我身穿航天服为祖国出征的时候,我心中充满的都是对祖国的热爱,这份热爱足以让我克服所有的困难……”,特别鼓舞人心。随后积极分子刘泰山发言榜样也可能是我身边的一些朋友,或者是一些,一个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我们整个社会去那个贡献自己一分力量,然后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一个价值。
第二党小组:
本次开展的内容是“榜样力量,后浪传承——专题党小组活动”。会议观看了《榜样7》纪录片,介绍了乡村医生路生梅、大国工艾爱国以及基层支书王传喜的事迹。观看完毕后,部分党员分享了感悟:
张浩磊:今天的党小组会学习了《榜样7》专题节目中几位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备受鼓舞。1968年,24岁的路生梅从当时的北京市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相应国家号召来到陕西榆林佳县人民医院,成为当地第一位科班出身的儿科医生。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她立下了朴素的誓言:“这里的群众需要我,我要在这里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随着时间推移,当初和路生梅一起赴边远地区的同学们都陆续调回了北京。面对亲友的劝说和摆在面前的回京机会,路生梅却一再婉言谢绝——为了更专业、更有效地救治更多患儿,路生梅立志要为佳县医院创办儿科。
路生梅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认识到:兴趣和责任才应该是科研的主要驱动力,我们拥有舒适的科研环境,可以让我们专心攻克重大科研难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更应该从内心深处追求自己的兴趣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推动科技发展,服务国家和人民。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谦逊和坚韧的态度,在攻克科研难题的路上不畏艰难,不断磨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素质。我们要向路生梅同志和葛蔚研究员学习,以他们为榜样,不断追求科研的卓越和完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技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二位榜样艾爱国同志在临近退休时也在继续学习电脑技术,终生学习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艾爱国同志的终身学习的精神,让我们明白到,学习不分年龄和阶段,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上,继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我。当下ChatGPT等AI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都开始采用AI技术来提高效率和质量。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不断地接触到AI技术,所以掌握AI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通过学习AI技术,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可以为科研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贡献。在AI技术的发展浪潮中,我们不能被技术所迷惑,而应该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智,关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将其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跟上时代的步伐。艾爱国同志的传授精神也让我深受启发。
上世纪90年代末,市场经济浪潮风起云涌,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没有支柱产业,环境差、治安乱、人心散。1999年村集体欠下的外债已经高达380多万元。王传喜临危受命,回村代村支部书记,任职后啃得第一块“硬骨头”就是土地重新分配问题,虽然视频中一笔带过,但实际开展工作的困难程度难以想象。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前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政策,土地革命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废除封建制度,实行土地改革,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这项政策的实施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由于土地分配不均,许多地主抗拒土地改革,甚至动用武装力量进行反抗。同时,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国共军之间的战争,给土地革命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土地革命,加强组织建设,形成了许多先进的基层组织。通过在农村建立农民协会等组织,宣传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大力发动群众,最终成功完成了土地革命的任务,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缓解了农村矛盾,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回到王传喜的故事,他面对的问题与土地革命时期相似,都需要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这也让我意识到,在现代社会,土地问题仍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王传喜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挑战。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事业的发展。
苏威特:今天的专题党小组会以“榜样力量,后浪传承”为主题,组织观看了《榜样》纪录片,介绍了路生梅、艾爱国、王传喜等优秀党员的事迹。参加这次会议,让我感觉有不少收获。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扎根陕西佳县五十年的路生梅同志的事迹。她出身大城市,毕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首都医科大学,却选择在基层奉献自己的一生。是什么让她做出这样的选择?
纪录片在介绍她来到佳县的经历时特意给了毕业证一个特写,上面写着“我们走向生活”。我认为,这句话恰好为她的内生动力做了诠释。走向生活的路生梅践行了自己作为医生的职责,在一天天的工作中建立了和佳县人民情感的血肉联系,也在一天天的生活实践中加深了对党的认识,真正地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启示了我,面对宏大的理想目标的迷茫无措需要向生活寻求答案。认认真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以实践更新自己的认识。理想的种子终会在时间的涓涓细流中慢慢浸润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路生梅同志用一生的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第三党小组:
刘泉:《榜样7》中的两位人物——王亚平、林占熺,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在我看来,王亚平将自身的远大目标——成为一名航天员与国家的航天事业的发展相结合,历经艰苦的训练,实现自身的理想并完成了党和国家的任务。林占熺从人民的实际出发,将自己的科研方向对准菌草的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实现了精准扶贫。
对于大多数我们这种青年科研工作者,首先应该树立远大目标,即便是难以实现,但可以帮助自身拥有奋发拼搏的精神。其次,在科研工作方面,个人觉得还是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出发,做出真正为人民谋福利的成果,即使是微小的贡献。
柯肇捷:观看这段关于国内榜样的伟大事迹的视频,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这些人物以其崇高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卓越的业绩,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典范。
王亚平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杰出代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拥有信念和毅力,才能创造出惊人的成就。林占熺是一位农业专家,他在农业领域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他的故事让我们明白,有了能力和成就后,需要把这份力量带给大家,带给尽可能多的人,有多大能力就出多大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勇于追求,就一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多相研究生第二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