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所主站
  • 首页
  • 职责职能
    • 部门职责
    • 岗位人员职责
  • 技术成果
    • 项目手册
      • 技术开发项目
      • 环保技术
      • 防腐新材料
      • 生态农业与生命健康
      • 碳酸钙领域技术
    • 工程示范
    • 知识产权
      • 国内专利
      • 国际专利
      • 软件著作权
    • 获奖技术
    • 资质荣誉
  • 下载中心
    • 知识产权
    • 横向课题
    • 合同协议
    • 配套表单
  • 各地政策
技术成果
项目手册
技术开发项目 环保技术 防腐新材料 生态农业与生命健康 碳酸钙领域技术
工程示范
知识产权
国内专利 国际专利 软件著作权
获奖技术
资质荣誉
download
工程示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技术成果 工程示范
秸秆汽爆炼制联产丙酮丁醇乙醇以及木塑板
丁醇作为燃料具有良好的水不溶性、低蒸汽压、高热比等特点,与燃料乙醇相比,能够与汽油达到更高的混合比,能量密度接近汽油,更适合在现有的燃料供应和分销系统中使用,被认为是比燃料乙醇更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第三代生物燃料。生物丁醇还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减少石油精炼和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传统的丙酮丁醇发酵工业主要采用玉米和糖蜜作为发酵原料。由于发酵原料对丙酮、丁醇的价格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选用廉价的可再生物质作为发酵原料成为降低发酵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技术特点
针对秸秆转化丁醇过程中存在的酶解效率低、纤维素难以降解等问题,采用“秸秆两步水解制糖,水解糖与酶解糖联合发酵丁醇丙酮”的工艺路线,即首先将秸秆半纤维素水解,再将秸秆中的短纤维酶解,最后将水解物(以木糖为主)和酶解物(以葡萄糖为主)进行联合发酵,产出包括丁醇、丙酮、乙醇的溶剂(简称ABE),同时将秸秆中的木质素和为其它未被酶解的长纤维用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木塑板,实现秸秆组分分离分级转化的综合利用,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示范工程建设
该成果突破了秸秆丁醇的产业化技术,实现了万吨级规模化连续生产,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价值,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2007-2021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10002620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二街1号 邮箱:北京353信箱 邮编:100190
电话:86-10-62554241 传真:86-10-62561822